金红光
能源的低碳变革
未来的新型战略产业是什么?能源主战场在哪里?抓住这些关键问题,我们才能做好碳减排的工作。科学家提出的“三步法气化”,不仅突破了曾经的转化方式,还大幅度增高了气化效率…
朱廷钰
“绿色”钢铁是怎么炼成的
想要实现钢铁行业的超低排放,首先要解决治理难度复杂、技术研发时间紧张等挑战。为了降低烧结工序的污染物,科学家们测试了上百台烧结机,最终攻克了这项全新的技术,不仅让烟气量明显减少,还实现了烧结矿的增产…
李庆安
进击海上风电
如何让我们从一个“风电大国”成功转变为“风电强国”?科学家们进行了核心关键技术的攻关,不仅开发出动态湍流格栅装置,还解决了气弹颤振问题。50年后,风能或许将成为发电的“主力军”…
张林
当高山树线遇上气候变化
科学家分析了过去四五十年的植被变化情况,发现西藏森林的面积和碳库呈现出明显增加的趋势。为了探究树线的形成原因,他们来到了色季拉山,获取每棵树的详细年龄…
彩万志
昆虫之美
其实大自然的昆虫大家族是多姿多彩的,昆虫中不仅有外表很漂亮的,那么除了外表美, 还有从中观察发现到哪些美?
徐可意
人生于世,鸟栖于林
她常年追随鸟儿的轨迹,观察城市中有趣的现象,用镜头记录生命的力量与美丽。
郑爱华
是谁给蜱虫插上翅膀
当我们的生态环境越变越好,城镇中的蜱虫密度也在逐渐增高。其中,长角血蜱拥有着孤雌生殖的种群,加速了发热伴病毒的传播速度。科学家们经过不断的研究,发现蜱传病毒的宿主往往具备了这五点条件…
冯晓娟
破解土壤碳库的谜团
如果可以增加土壤碳库的千分之四,就能够抵消化石燃料使用排放的二氧化碳。科学家研究不同生态系统中,最终发现木质素、微生物都成为了促进土壤碳封存的“主力军”…
姚蒙
高原食肉动物进食法则
青藏高原的东南部,是全世界大型食肉动物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为了更好的保护它们,首先要搞明白这些动物的进食规律。科学家们花费了六年时间,在高山密林四处“捡屎”,获得了第一个多种食肉动物的分子食性数据集…
唐业忠
神奇的动物行为背后
动物的本能是生存和繁衍,但有的动物经常会做出一些超出本能以外的反常行为,这是为什么呢?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这些反常的行为,其实是通过奖赏系统对脑进行刺激。那些看似无用甚至有害的行为,就有了合理解释…
张维
探索管理世界的奥秘
管理科学的未来活动将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除了信息技术的改革和全球变局下的新冲击,情境的改变也会让管理的规律发生变化。尽管经过了百年的历史,但我们对于管理活动的规律仍没有认识完全…
王强
道拉基,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从一首耳熟能详的朝鲜族民歌《道拉基》谈起,带你认识一个美丽而神奇的植物家族。
孟德宏
始于语言
道理都藏在语言中......
吴海峰
寻找非洲大猫
曾14次率队深入非洲,在肯尼亚、坦桑尼亚、马达加斯加等国开展动物观察及野外科考活动。亦曾探访过国内数十个国家公园及保护区。
林业杰
我和蜘蛛的故事
我与蜘蛛的点点滴滴......
唐立梅
解读岩石中的地球故事
分析岩石中的微量元素和同位素,能够帮助我们探讨地球深部的地幔演化。科学家们乘着“蛟龙”号,下潜至2774米深的采薇海山坡底,采集玄武岩样品,追寻46亿年来的地球演化史…
赵云鹏
银杏,熟悉的陌生树
有观点认为:进化历史悠久的银杏可能很快就要灭绝。事实并非如此,对于银杏而言,它的遗传多样性较高,种群依旧能够有效响应气候变化。为了更好的保护银杏的野生种群,科学家们决定给银杏大树编码做体检…
尧中华
彗星-太阳系的精灵
作为太阳系最绚烂有趣的天体,彗星一直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张锦昌
海底火山,水与火之歌
去年是一个海底火山躁动的年头,数座火山先后喷发,造成了大气污染和人员伤亡。为了研究海底火山的内部结构,科学家们装备了“海洋情报吸尘机”,对这座世界上最大的单体火山进行详细的科学考察,终于得到了一系列精准的数据…
王淑红
冷泉,深海沙漠中的绿洲
海底存在着一片鲜为人知的“绿洲”冷泉,这里形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生物种类繁多,还可以帮助我们探究深海的生命起源。但倘若海底冷泉中的大量甲烷进入海水或大气,甚至可能引起生物灭绝…
苏镝坷
追逐风暴的人
为了记录下超级单体雷暴,他在归途遭遇猛烈的大冰雹;从吉林到内蒙,他拍到闪电活动的全过程;穿越到台风中心,他甚至搭起了一个简易的气象站。这些看似不可思议的经历,都是“追风少年”的日常…
黄正中
昆虫昆虫,你不要怕
昆虫的特征可以概括为4个数字:123+3。
对谈嘉宾:雷加强、杨红生、Umar Danladi Dahiru
生命与延续
基础科学发展得好,可能连吃鱼都不会卡嗓子了
对谈嘉宾:郭华东、桂建芳、周成虎
地球与发展
我们基础科学的发展速度真的在变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