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蕾
好情绪是治病良方
提到“情绪”和“不孕不育”,我们往往认为这是两个领域的事。但是,科学家在脑干发现了一个蓝色核团,不仅与生殖器官有着直接的神经连接,还与焦虑情绪密切相关…这是咋回事呢?
魏少军
小小芯片,改变我们的生活
芯片是在半导体材料上构建的一个复杂的电路系统。芯片能够参与竞争的任何技术,最终都不可避免的被芯片战胜,但是,半导体现有技术面临着三个极限。什么是芯片?如何制造一块芯片?“中国芯”发展得怎么样呢?
刘嘉麒
认识地球,守护家园——漫谈地球科学
地球是个有生命的星体:核素是它的细胞,岩浆是它的血液,地震是它的脉搏,火山是它的喉咙。
龙桂鲁
神奇的量子通信
量子通信不仅是保密通信的需要,而且是建设量子互联网的必需。基于这两个原因,量子通信一定会发展起来。
汪景琇
永无止境的探索——从太阳研究谈起
从古至今,人类对于太阳的崇拜和探索从未停止过。研究太阳是对人类自身和人类家园的一种探索,研究太阳的内部对人类科学技术发展以及现实生活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我们为什么要研究太阳物理学?什么是太阳磁场和太阳活动?为什么说太阳物理已经走进“黄金时代”?
于渌
对称破缺,美在何方?
杨振宁先生和李政道先生作为科学上的创新者,提出了在弱作用当中,宇称可能是不守恒的。在他们文章发表的第二年,便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这项开创性的研究,打开了一个新纪元。宇称不守恒中的对称破缺是什么?相变与对称有什么关系?超导理论如何发展?
张双南
慧眼如炬,我们为何仰望星空?
有学者猜测:快速射电暴是否有可能是外星人活动。然而,“慧眼”卫星发现了快速射电暴的爆发位置,并确认快速射电暴不可能是来自外星人的信号。“慧眼”卫星都取得了哪些显著的成果?为什么说快速射电暴不可能是来自外星人的信号?
孙珍
在南海,发现了板块漂移的新方式
在过去,我们把大陆边缘分为火山型和非火山型。但是,在钻探船的帮助下,我们发现南海的大陆边缘与众不同,用了一种全新的方式,完成了陆洋之间转换的“华丽变身”…
马迎飞
噬菌体,超级细菌的克星
抗生素的大规模使用,催生了越来越多的耐药菌,因此噬菌体疗法逐渐兴起。它不仅能治疗人类临床上的超级耐药菌感染,还可以在农业上防治病害。它到底是如何被发现的呢?
李骁健
脑机接口科幻与现实
植入式脑机接口,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我国的脑机接口研究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如今,脑机接口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恢复视觉、听觉、语言与运动功能。脑机接口技术,具体是如何应用于人体的呢?
孔艳菊
触摸历史:故宫文物修复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火遍全网后,许多人对于这项工作有了新认识。其实,故宫中的文物都会“生病”,我们需要对这些文物进行“手术”和“治疗”…
白玲
聆听来自高原的地震波
我们把地震仪埋进青藏高原的地下,记录下了地球的“脉动”。这些能穿透地核的地震波,不仅提高了地震定位的精度,还可以帮助我们找到防震减灾的方法…
姚蕊
当机器人遇到中国天眼
重达30吨的馈源舱,怎么在中国天眼上随意运动?工科生提出了解决办法:找6根绳子“提溜”着它。实践证明,这6根“灵魂”绳索不仅保证了安全性,还有着超高的精准度……
瞿明国
神秘的地球及人类的使命
地质学按其性质来说,主要是研究那些不但我们没有经历,而且任何人都没有经历过的过程,所以要挖掘最后的、终极的真理,就要费很大力气。
曹娟
用技术让世界更可信
有些谣言会以饱满的情绪和煽动性的语言模式,试图达到广泛传播的效果。为了有针对性的破除谣言,这些“智能侦探”研发出八十多款“谣言粉碎机”…
王莉宁
语言保护:与时间角力的故事
我国目前有200多种方言,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向消亡。为了及时抢救和传承这些方言文化,我们跑遍了各地进行调查与记录…
李甦
阅读的萌发
自从出生后,孩子们就开始了阅读学习之旅。研究显示,儿童学习文字的方式,往往表现出了自主化和个性化。到底该不该教儿童识字?这个让家长纠结的问题,或许有了答案…
宋延林
纳米印刷术:操控墨滴的魔术
用透明的墨水,打印出五彩斑斓的颜色?科学家基于对墨滴行为的精确控制,使用一种透明墨水,打印出了全彩色的图案…
张凡
追踪高原河沙
提到河流泥沙,我们往往会想到黄河。经过多年的治理,黄河的输沙量不断降低。但作为黄河的发源地,青藏高原河流的输沙量却在显著增加。这是为什么呢?科学家们通过这些手段,从不同角度回答了问题…
胡理
疼痛的真相
大脑告诉我们疼痛从哪里来,甚至还可以放大和缩小我们的疼痛。科学家们对疼痛进行了探索,总结了这些没有副作用的止疼小技巧,你get了吗?
尧中华
绚丽的极光:太空的信使
研究极光,不仅满足人类对神奇现象的好奇,还能帮助我们理解和应对自然灾害,更将直接服务于国家的未来深空探测战略。
董汉文
岩石知道地球的故事
我们就像侦探,通过这些石头,恢复地质历史时期的一件件悬案,我相信这正是地质学好玩的地方。
钱韦
智商:人与细菌孰更高
你可能想不到,细菌也是有“智商”的!往往“低智商”的细菌,越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危害。他与细菌们“斗智斗勇”,通过控制和迷惑细菌的“智商”,让细菌在未来成为创新型的抗生素…
李菂
天眼邃眸 跨越世纪
中国天眼FAST建成三年了,每次看到这口美丽的大锅,就忍不住琢磨,它到底能探测到什么信息,外星人信号,暗物质?这个问题,FAST首席科学家李菂老师给出了全新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