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全文>>
大家好,我是李依宸,来自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
不知道大家周末或者平时有空都喜欢去哪儿玩,反正我很喜欢去北京各种各样的博物馆走一走、看一看、逛一逛。到一个新地方旅游时,当地的博物馆、历史遗迹也会成为我的首要目的地。可以说,我是一个重度的博物馆迷。
一群唐俑,让我爱上博物馆
大家可能想不到,我小时候去博物馆其实都是被我爸爸硬拽着去的。
这是我五六岁时去博物馆留下的珍贵影像资料。别看我在镜头前笑得还挺开心的,其实我心里想的都是:“这么大一个博物馆,怎么就没个座,站得我腰都酸了。我为什么不能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去游乐场玩?”离开博物馆后,我爸爸也经常训斥我:“你不懂得学习,你根本就没有认真欣赏博物馆的美。”
总而言之,我小时候在博物馆的经历不算太愉快。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去了陕西历史博物馆,在那儿我看到了一群特别可爱的小陶俑。
大家看左边这张照片的小人,是不是感觉他特别委屈,还揣着一个手,仿佛下一秒就能哭出来。我在同桌身上好像也看到过这样的神情。右边这两张照片则是小人们骑着马,他们的手还不消停,在那儿手舞足蹈的。
回家之后,我继续查阅他们的资料,了解到他们原来是一群来自唐朝的陶俑。大家可能猜不到,其实右上图里的小人他们可能是在吹奏乐器,右下图的这些小人则是在弯弓射箭。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手中的乐器和箭都慢慢消失了,只留下了一群手舞足蹈的小人。
我还看到其他来自唐朝的陶俑。左边骑着马的人其实是一个来自西域的胡人,在中原经商。中间这个则是一个典型的唐朝女性形象,尤其是她头上高高盘起的发髻是唐朝女性流行的一种发型。右边这个大家看是不是觉得有点眼熟,其实现在日本人穿的和服就受到了中国唐朝服饰文化的影响。
我有时候就在想,为什么这群来自唐朝的陶俑就能勾起我的注意力,而秦汉、明清时期的可能就不行呢?后来我才明白原来是因为唐朝有独特的社会风气,它的文化更加包容。相比之下,秦汉时期的文物看起来更加古朴,而明清时期的瓷器则更加隆重。
当时年纪还小的我看不懂它们背后的故事,但唐朝的这些陶俑勾起了我对文物的兴趣。而我也带着这样一份兴趣,步入了我的初中时代。
探寻文物的小秘密
大家都看过天安门前的两根巨大的华表柱吧。那你知不知道,它们其实不是一对?这个事我是怎么知道的呢,上初中的时候,我的学校请来了圆明园的专家,他告诉了我们这个故事。
其实不只是天安门前有两个华表,现在北京大学的校园里也有两根华表。这4根华表以前都在圆明园里,当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之后,为了保障它们的安全,就把其中3根送到了燕京大学,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大学,还有一根送到了国家图书馆。
新中国成立之前,它们就这样分居异地。建国后,天安门广场需要有气势而且能彰显中华文化的装饰物,于是就搬过来其中两个华表。但是搬过来的时候没注意,搬过来了“一顺”,而不是“一对”。
一对华表的高度、大小、装饰的纹样等等应该都是完全一样的。但是大家可以看,北京大学北侧和南侧的两根华表的底座和柱体连接的部分还是有很明显的区别的。
得知了华表的小秘密之后,我连忙安排了一趟长安街的实地考察之旅。到那儿我仔细观察,发现这两根华表真的不一样。这个华表的小秘密也勾起了我对其他文物小秘密的好奇心。
在一次介绍长安街任务的准备过程中,我读到了一本介绍长安街建筑的书。书里写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大楼楼顶上那个巨大的“八一”军徽来头可不小,它是由炮击金门的弹壳熔铸而成的,可以说是全球限量版,非常珍贵。
当时我就想,这么珍贵的一个军徽放在这么高的地方,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吹雨打,怎么到现在还能闪闪发光?
为了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我去查阅了资料,还搜集了一些论文,最终在一篇军博专家的论文中找到了答案。大家也可以猜一猜,这些专家到底是用什么样的材料来养护这个巨大的“八一”军徽。其实就是用咱们平时经常吃的番茄汁。
我继续阅读文献,这是因为番茄汁当中有一种含有羧基的有机化合物,它的pH大概在3-5之间,比无机酸要弱,又比酚类稍强,正好可以和军徽上的污垢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羧酸盐,同时又不会因为酸性过强而腐蚀了金属。最后再用水一冲,这些灰尘就被带走了,军徽又一次闪闪发亮了。可以说是最高端的养护,往往只需要最朴素的原材料。
文物保护工作者们用这样朴素的原材料达到了极其理想的效果,我不由得为他们的智慧而感慨。
聆听文物的故事
在逛博物馆的过程中,我也发展了一个新的爱好,就是收集来自不同博物馆的各种各样的小纪念品。以下我最喜欢的3个纪念品。
这是一个写有“中国的脊梁”的小挂件,它来自鲁迅博物馆。在这个挂件底下还有一个鲁迅先生的漫画肖像。每次看到这个小挂件,我总能想起鲁迅博物馆清幽的环境,总能听到鲁迅先生那振聋发聩的语言。
这是一本已经绝版了的书,是我从陕西历史博物馆里淘来的。它主要讲的就是西安各种各样的名胜古迹。现在我把它放在我的书架上,闲暇的时候我就会把它拿下来翻一翻,每次打开它,就会回忆起我在西安旅游的那段愉快经历。
这个是我在秦始皇陵买的一个小型的复刻版站姿俑。现在我也把它放在了书架上,每天陪伴着我学习成长。
在我的家里,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纪念品,有的是这种小手办,有的是一本书,还有的是一些小摆件。总而言之,这些小物件总是能让我回忆起在博物馆里的那些愉快时光。
如果文物会说话,那它们一定有很多有趣的事情想和我们分享。我去参观博物馆,其实就是用自己的方式聆听来自他们的故事。
正如同“一千个读者的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博物馆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独特的,每个人在博物馆中的经历和感受也都是珍贵的。如果文物不只会说话,还会倾听的话,那他们应该已经听见我有多爱他们了吧。
现在我已经去过全国40多家博物馆了,以后我还会去到全国各地,走进更多的博物馆去聆听更多来自文物的故事。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