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素秋
建一座不网红的图书馆
一座建在西安地下的图书馆,不光让儿童可以免费借阅昂贵的立体书,还为盲人设立了视障阅览室,甚至求助了各行各业的专家,听取他们的建议优化书单。为了避免图书馆被滞销书“塞”满,她为此付出了很多的努力……
李芽
中国戏曲妆容之美
中国生活妆容的主流审美,更加追求清雅的淡妆,而戏曲妆容则创造了一系列形式化的法则,例如早在清代就已经发明的“拉皮术”,通过勒头带提拉起下垂的肌肤…
李右溪
如何成为一个甲骨文侦探
甲骨文盛行于商朝后期,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它记录了商朝时期的文化生活。
周乾
故宫透风上的神兽世界
千百年来,这些“神兽们”默默地守护着故宫珍贵的文化,见证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变迁,也记录着古人的生活与祈愿。
胡昭广
四十五年中关村
从电子一条街,再到如今的科技园区,中关村始终坚定地走在科技自强自立的大路上。为了成为市场的主体,中关村的科技企业坚持“两不四自”的运行原则,30年内,中关村的技工贸总收入增加了9200倍…
王津
我在故宫修古钟
《我在故宫修文物》播出之前,30年间只有2个人在这里工作。但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留下,钟表室迎来了最辉煌的时期,这些能写字、能奏乐、能摇扇子的古钟表们,被重新拧上了发条,焕发出生机…
李正
凝望西洋的康熙帝
明明是科技皇帝,为啥没有带领中国走向现代文明?
毛立平
淹没在历史中的她们
正史中的《列女传》,将典范女性的形象缩小到只有仁慈、慈爱、智勇,到了宋朝,甚至需要特别奇苦的节烈,才能成为典范进入传记。而到了清朝,基层女性更是仿佛一批“无声的群体”,但我们不该忽略女性在历史进程上的贡献…
严修鸿
方言本字的猜谜游戏
方言不光是我国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也是人们情感的依托。在交流、传播的过程中,汉语方言发生了许多变化。我们从古代文献中找到了方言的基本依据,建立起一个立体的联系。但是,想要找到方言的本字,这条语言考证之路时常遇到困难…
全洪
南越王墓——探寻岭南千年文明
南越王墓的规模大、保存十分完好。这里出土了各种各样的烹饪工具,同时拥有两百多件珍贵玉器。考古学家发现,南越王不仅是枚“吃货”,还是一位狂热的“文物收藏者”。通过南越国宫署遗址的千年历史,我们见证了岭南文明的开端…
张宝秀
三山五园的前世今生
回望历史,我们看见了北京“三山五园”的前世今生。在清朝,帝王们将南北方的精美园林移入其中,实现了“移天缩地在君怀”。如今,我们在传统园林的基础之上,建设起环境优美的“一道十三园”…
张中华
考古发现圆明园
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曾经创造出《桃花源记》中的武陵春色,又建了升降戏台。养雀楼的地下遍布着铜管,蓄水楼能装100吨水。随着一场大火化为尘土,考古学家们正努力拼凑起这块历史碎片…
蔡丹君
李白:是谁改了我的诗!
我们熟悉的《静夜思》,其实并非是李白所著的最初版本?经过明代人的修改,它不仅逐渐承载了对爱情的思念,还体现了中国人血脉中的乡愁。借助这些穿越历史时空的古籍,我们看见了诗歌流变的过程…
杨石霞
一张来自四万年前的东亚人类“生活照”
从满地的石头和骨头中,我们复原出了四万年前东亚人的“生活照”,发现他们用磨制赤铁矿颜料,用于绘画和打扮自己。甚至将高效生产出的细小石片,镶嵌在骨头里,还得到了便捷且可替换的打猎工具…
闵庆文
一份关于未来的遗产
作为历史悠久的农业古国,中国拥有数量最多的农业文化遗产。大量减少化肥农药使用的稻鱼共生系统、缓解季节干旱的哈尼梯田、使用了两千多年的“天下第一塘”…这些农业文化遗产究竟是如何惊艳世界的呢?
张颖奇
洞穴化石搜寻记
科学探索就是这样,付出汗水不一定有预期的回报,但是如果不付出汗水,就肯定没有回报。
孔艳菊
触摸历史:故宫文物修复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火遍全网后,许多人对于这项工作有了新认识。其实,故宫中的文物都会“生病”,我们需要对这些文物进行“手术”和“治疗”…
王莉宁
语言保护:与时间角力的故事
我国目前有200多种方言,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向消亡。为了及时抢救和传承这些方言文化,我们跑遍了各地进行调查与记录…
史军
中国人为什么爱种菜
今天餐桌上出现的每一种蔬菜,都承载着我们中国人勤劳勇敢、改造自然的智慧结晶。
蔡凌
走在乡土上
侗寨建筑有哪些特色?怎样才能让传统的建筑适应当代的生活?在侗寨建筑中应该关注什么?
丁月辰
邂逅古诗词
诗词给了我心灵的滋养,为我打开了另一个世界,和古人来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这些诗词给我的人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和启发,也许课上遇不到,考试不会考,但是我们初中生的生活不应只有课和考试,诗词文化将会伴随我的一生。
我和太和殿,读一殿可知万殿
太和殿在历史上经历了五次复建,是故宫中最为重要的一座建筑,也是我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如今金碧辉煌的太和殿,在600年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太和殿的木材和石材如何运输?又如何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于赓哲
让历史培育我们的思维
以古人的眼睛理解古人,以现代的头脑阐释古人。
马皑
今天你“越轨”了吗?
明知道犯罪可能会杀头,为什么仍然有人会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