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跃平:遥感考古技术打通“丝绸之路”,“西域都护府”已经有所突破

1.聂老师主要研究些什么?

  我现在主要研究遥感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遥感应用领域很多,但我不可能哪个领域都做。最早是用遥感技术确定了国家天文台发射望远镜的选址,这个工作完成后,目前主要是做遥感考古的工作。

  2.南仁东老师邀请您来做望远镜的选址,您当时是怎么考虑这个事情的?

  1993年天文台在日本东京召开了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在会上提出,中国现在没有大的望远镜,所以在很多方面很难超越别国。回国后,我们就提出一个模糊的概念,就是要建一个大望远镜,但是在哪选址,去哪找合适的坑来放这个望远镜是个大问题。我们是中国科学院遥感所的,于是就想到用遥感技术来找一个合适的地点,这样相对来说会快一点,否则只靠人工的话,可能几十年都找不到。后来所里推荐我来做这个事情,因为我在贵州做过工作,想让我看一下贵州有没有合适的地址。

  4南仁东老师当时对您提了什么要求?对您的选址满意吗?

  因为南老师是学天文的,而且对火山还有了解,但是从专业角度来说,他对喀什地貌可能就不是很清楚。当时有人建议说,是不是可以用火山口来做,我当时说这肯定是不可能的,假如有一天火山喷发了,望远镜不就跟着毁了吗?而且火山口的工程地质很不稳定,且达不到我们的要求。

  我的要求是第一地址要圆,直径要300米以上;第二要容易到达;第三相对隔离、封闭;第四要没有地震,这是最基本的;第五没有无线电干扰。这些要求都是很苛刻的,在20多年以前贵州是很偏远和贫穷的,那个时候贵州的一个主要优势是无线电环境比较干净。我们当时专门成立了一个选址小组,我担任组长,当然南仁东也是去过现场的,和我们一起工作。

  6.遥感考古是什么?国内遥感考古发展的怎么样?

  大家知道上个世纪初,英国已经在用热气球了,二战结束后,航空事业已经很发达了。当时欧洲要重建,拍了一些照片,人们发现这对找古遗址非常有用,都说“站得高看得远”,有些古遗址人在地表看不到,但是从天上往下看是完全不一样的。到了六十年代,美国发射了卫星之后,遥感技术在考古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多。我国之前一直都没有系统地发展遥感考古,我们遥感所和国家博物馆以及教育部,三家共同成立了遥感考古联合实验室,这就是要把遥感考古纳入正轨系统来做了。

  为什么说遥感考古在中国的潜力很大呢?首先,欧洲的遥感技术很发达,但它就那么大的地方,早就翻完了;美国现在发展的很好,但他只有200多年历史。只有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国土面积够大,再加上我们的遥感技术,所以遥感考古在中国是很有发展潜力的。中国这么大,如果不用遥感技术而用人工来做,想必是很慢的。

  7.遥感考古技术应用在丝绸之路的进展怎么样了?

  丝绸之路现在是很复杂的一个课题,难以想象我们的祖先在2000多年以前就去了那么远的地方,打通这条路是非常不容易的。2000多年前我们的烽火台和驿站都已经建到喀什那边去了,这本身也是促进了发展。丝绸之路有很多细分的线路,比如北线、南线等,还有很多其他小线路,现在我们主要是在梳理南线。“西域都护府”是大家很关心的一件事,我们通过这两年的工作,已经有所突破了,但是要等最后确定了我们才能告诉大家,

  8、对SELF的寄语

  我认为这是一个很有活力的栏目,面向的观众都是年轻人,年轻人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我希望这个节目越办越好,鼓励更多的年轻人热爱科学,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中华历史五千年是连续不断的,还有很多历史和秘密有待我们开发,我希望热爱考古、热爱科学的年轻人多投入到这项研究工作中来。

中国科普博览版权所有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112257号-28,-4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1770号